作者:田含笑 張宇 發布時間:2022-11-03 12:04:55瀏覽:1184
吳磊,198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任中化局內蒙古院副院長。吳磊自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投身于野外地質勘查工作一線,不忘初心,用行動刻畫著一個專業地質人的敬業奉獻。他立足崗位,兢兢業業,用每一天的認真詮釋著獻身地質事業的孜孜追求;他刻苦鉆研,不斷拼搏,用始終如一的熱忱踏遍祖國的千山萬水。
無怨無悔 獻身地質事業
吳磊熱愛地質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奮戰在野外一線,用汗水換來了累累碩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負責和參與了20余個項目的勘查和報告編寫工作,涉及螢石、紅柱石、石灰巖、金礦、硫鐵礦、鉛鋅礦等多個礦種。作為技術負責人參與的“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阿德格哈善圖礦區螢石礦勘探”提交新增螢石礦物量150.40萬噸,新增一處大型螢石礦,得到了行業內的一致好評。作為技術負責人完成的“內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東胡礦區銀鉛鋅多金屬礦資源儲量核實”項目,新增鉛+鋅金屬量10.34萬噸,銀317.4噸,該礦山已被上市公司作價9.8億元人民幣收購,礦山年均純利潤近3億元。作為野外工作負責人和報告主編完成的“澳大利亞西澳洲南十字金礦田金礦資源儲量核實”工作,共核實金礦體127個,提交金礦石量3000余萬噸,金金屬量100余噸,該項目是內蒙古院首次使用普通克里格方法對資源儲量進行估算,同時對澳大利亞JORC標準下的資源儲量與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資源儲量進行了對比,得到了部評審中心的認可。
銳意進取 收獲成績滿滿
吳磊積極參與內蒙古自治區內的非金屬礦,特別是螢石礦的成礦規律研究和找礦工作,負責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資源保障程度論證》《內蒙古自治區重要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研究》《內蒙古自治區資源潛力評價》《中國礦產地質志·內蒙古卷》等研究類項目報告、專著中螢石部分的編寫研究工作,發表《內蒙古螢石礦分布特征及成礦規律》等論文,在自治區螢石礦勘查和研究方面有著較好的業績。工作至今,他先后被評為中化局內蒙古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中化局“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共產黨員”,“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主持或參與的項目獲中化局地質科技進步獎,中化局找礦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總局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找礦成果”,個人入選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國土空間修復專家,榮獲2022年度“第五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
這一項項榮譽、一個個成果的背后,是吳磊十四年如一日的堅守。他立足崗位,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歷經磨難,初心不改,為了理想而澎湃,為了行業而深潛。在一次與公司年輕同志及新入職員工的交談中,吳磊說道:“我們地質工作者在完成工作的同時,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閱歷了祖國的美景萬種,這是多么令人羨慕的一點?!边@段話飽含了他對地質調查及資源勘查行業深深的熱愛,也勉勵著后輩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獻身地質事業。
不忘初心 始終砥礪前行
如今,吳磊的一部分工作重心轉向了內蒙古院的經營和管理工作。他精益求精,統籌管理,職責到人,部署到位。平日里他待人親和,為人正派,嚴于律己,作風過硬,工作嚴謹,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他的領導下,內蒙古院地勘一分公司、水文地質分公司上下團結、目標明確、蹄疾步穩、成績顯著,為內蒙古院在轉型的激流中快速發展占據了有利位置。
吳磊用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對于年輕員工,切實做好“傳幫帶”工作;作為地質工作者,他是行業標兵;作為領導干部,他是好將領。他以身作則,吃苦耐勞,本著付出總有收獲、勞動必有成果的精神,踏踏實實干工作,兢兢業業做奉獻,用勤勞和智慧書寫著對地質事業的忠誠,用青春和汗水為中化局地質事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