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涵 田含笑 發布時間:2022-10-19 09:40:19瀏覽:1415
她,外表看起來溫柔優雅,但卻是地質行業工作者中的“鐵娘子”。她,奮戰在地質最前沿,憑借扎實過硬的專業功底,為國找礦信念堅定。她,就是第十八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獲得者,中化局地研院總工程師、博士后王淑麗。
“跟蹤前沿,服務需求”—— 鹽湖資源研究成果豐碩
王淑麗自博士起就師從鹽湖研究領域泰斗鄭綿平院士,從事鹽類地質學研究工作,對鉀、鋰、硼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具有較深入的研究。她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海省科技廳、地質調查等項目1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廳局級科技進步獎5項;出版《中國礦產地質志·鉀鹽礦卷》等著作5部,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 2篇、EI 2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多次獲得“來青服務優秀博士” “青年崗位能手” “先進工作者” “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是中組部、團中央第20批、21批博士服務團成員,第20批青海團秘書長,青海省海西州“百人計劃-拔尖人才”。2020年掛職青海省地礦局,任地質科技處副處長,兼青海省柴達木綜合地質礦產勘查院副院長,2021年掛職青海省地礦局黨委委員、副總工程師,2021年度青海省高端人才項目創新創業團隊“鹽湖資源精細化、高效開發利用研究”學術帶頭人。一項項極具分量的榮譽承載著她在地質勘探事業中的貢獻,更代表了業界對她付出的認可。
“行業翹楚,足智多謀”——助力青海特色資源發展
“在建黨百年、世紀圓夢的重要歷史節點,你們響應黨中央號召來到高原,用自己所學所長服務青海,在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中,把論文寫在了青藏高原的大地上……,歡迎你們?;丶铱纯??!泄睬嗪J∥?。這是中共青海省委給來青博士團同志們的一封感謝信。在這樣一支來自各行各業的杰出人才組建的團隊里就有王淑麗的身影。她在青海服務鍛煉的兩年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聚焦工作重點,加強行業調研,服務于企業生產需求。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特色資源,其中察爾汗鹽湖更是中國第一大鹽湖,也是中國最大的鉀鹽生產基地。王淑麗到青海后,深入發掘企業需求,及時關注行業動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將企業需求與科研立項相融合,通過青海省科技廳科研立項順利鎖定項目性質,積極推動企業規劃科研經費,經多輪磋商性談判,開啟了與青海鹽湖集團的合作之路,省科技廳科研項目“察爾汗鹽湖資源精細化、高效開發利用應用基礎研究”成功獲批。該項目能夠很好地解決鹽湖生產面臨的現實問題,摸清鹽湖資源家底,服務于鹽湖資源精細化、綜合利用、可持續開發,實現“透明察爾汗” “智慧察爾汗” “生態察爾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資源安全。為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她還成功對接了剛果(布)鉀鹽資源勘查項目,為中國鉀鹽企業“走出去”做好了技術支撐。
王淑麗立足長遠,積極建言獻策,科學謀劃鹽湖產業新發展,撰寫的《新時代中國鹽湖事業必將繁盛于青?!吩凇度嗣袢請蟆房蛻舳饲嗪nl道發表,提出合理綜合開發鹽湖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打好鹽湖生產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牽頭撰寫的《關于建設鹽湖資源與環境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議》,結合國家鹽湖資源勘查開發現狀、技術趨勢與行業前景,提出建設鹽湖資源與環境聯合國家實驗室可有效地服務于“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和“世界鹽湖科技城”建設,為鹽湖產業的基業長青提供必要的資源保障與技術支撐,該建議得到6位院士的聯名舉薦和青海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把握發展脈搏,鏈接人才服務”——做好橋梁紐帶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全國鹽湖資源一盤棋,全國科技人才一家親,要科學謀劃鹽湖產業新發展,就是整合西部資源優勢與東部人才技術優勢,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與產學研全方位的長期合作戰略,促進鹽湖資源開發動能變革,優化鹽湖產業布局,推動戰略資源轉換,發展大鹽湖產業,打造“國之大者”。王淑麗充分發揮集團(局)人才和技術優勢,為鹽湖人才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服務,同時結合長遠發展規劃和工作實際,積極牽線搭橋,廣泛開展人才、技術和項目對接,推進重點項目落地,推動產學研用相結合。在首屆和第二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比瞬彭椖壳⒄剷下撓盗思瘓F(局)領導專家與相關行業專家參加會議,從此開啟了集團(局)與青海地礦局及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多方戰略合作的序幕。
在中化局、地研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在王淑麗的積極推動和示范帶動下,地研院10多名技術骨干組成的“青年突擊隊”被引進為青海鹽湖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有力地推動了產學研用平臺搭建及人員技術交流,逐步形成了“一人援青、全院支持、全局支撐”的良好局面。
“大道致遠,砥礪前行”——初心永駐的“巾幗女將”
王淑麗作為一名女地質工作者,在女兒剛滿一歲時,主動要求到西部地區服務鍛煉,她說:“自己也覺得很虧欠家人,尤其是女兒,但我相信她長大了一定能理解媽媽的選擇?!背煽兊谋澈笸强床灰姷母冻龊托量?。青海地處高原,尤其是初到青海之時正值冬季,寒風襲面、異常寒冷,加之地處高原,難免有些高原缺氧癥狀,如心慌氣短、頭痛難眠等,在野外工作區,條件的艱苦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但她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在青海、新疆、四川等艱苦地區積極組織并帶領項目組成員開展野外地質工作。她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作為“察爾汗鹽湖資源精細化、高效開發利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負責人,王淑麗正帶領團隊繼續奮戰在青海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科研前沿。察爾汗鹽湖項目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為打造地研院轉型發展的“金名片”添磚加瓦,后續項目的開展任重而道遠。王淑麗的誓言猶言在耳:“來到中化局已近十個年頭,褪去了校園里的稚嫩與青澀,積淀了中化傳承的經驗與智慧。近十年間,不僅鍛煉了我的專業水平與工作能力,更提升了政治覺悟與政治素養。大道致遠,砥礪前行,腳步鏗鏘,再譜華章!正所謂倉廩實,天下安,我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服務于企業需求,在鹽湖資源勘查評價、采選工藝、生態環境、旅游康養等方面貢獻中化智慧、明達方案,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