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成立于1953年,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業務范圍最廣、技術力量最強的綜合性地質勘查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集團,是煤炭、化工資源勘查的行業管理機構。下轄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專業直屬局、?。▍^)煤炭地質局以及中心、院(隊)等單位200余家,分布在全國22個?。ㄊ?、區)。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致力于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綠色清潔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致力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拓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領域,致力于智慧城市、美好城市建設與安全;服務于現代農業,提供特色技術服務,履行新時代中央企業歷史使命。
完成了四次全國煤炭資源預測、兩次全國化工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查明了煤炭資源儲量10000多億噸,發現了準格爾、兗州、神府等100余個大型和特大型煤田;查明了磷、硫、鉀等化工礦產儲量100多億噸,建設開發了青海鉀鹽、云南昆陽磷礦、貴州開陽磷礦等近100座大中型化工礦山,為國家能源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完成了三峽庫區、環巢湖等大型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數百項;首次鉆獲了陸地可燃冰,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省部級獎勵100多項;制定20多項行業標準,取得了專利技術275項,構建了航天、航空、地面、地下“四位一體”的綠色勘查與生態文明建設技術體系,15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孫越崎能源大獎。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發展理念,以“大格局、大地質、大經營、大客戶”為出發點,按照“地質及地理信息技術服務商,新型能源礦業開發商,建設工程承包商,城市建設運營商”四商發展定位,構建了資源勘查、新能源資源開發、生態與環境、地理信息、地下工程建設、現代農業地質技術服務及輔助產業的“6+1”產業發展格局。
資源勘查:固體、液體、氣體礦產勘查;海洋地質、區域地質;鉆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巖礦測試分析;煤炭、化工行業地質技術服務等。
新能源資源開發:煤層氣、頁巖氣、致密砂巖氣、可燃冰;地溫能、地熱、干熱巖;油頁巖、油沙、鈾等新能源,以及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加工及礦產品銷售。
生態與環境:生態與環境地質、災害地質;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采煤沉陷區治理、礦山防治水、礦山應急救援、礦山地質公園建設;水環境修復治理、污水處理;固廢資源化處理、煤炭清潔化利用;資源與環境承載力評價等。
地理信息:遙感地質、遙感影像技術服務;測繪、精密工程測量、導航與位置服務、航天航空數據采集;數據加工處理、軟件開發與數據應用、系統集成(包括智慧礦山、智慧城市、智能化監測預警等)以及高檔地圖編制、數字印刷等。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移動通信和實時監控等技術,實現了集數據采集、數據加工處理、系統集成和智能化應用為一體的地理信息全產業鏈發展。
地下工程建設:工程勘察、城市地質;地基與基礎工程、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綜合體、海綿城市;道路病害探測與防治、城市塌陷探測與治理。
現代農業地質技術服務: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土壤地球化學、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修復治理、土地整治;生物飼料、生物肥料;田園綜合體、農業生態產業規劃與建設等。
輔助產業: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生物制藥、現代物流、機械制造、投融資與貿易等。
展望未來,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11463”總體發展戰略為統領,服務國家戰略,秉承“誠信人本 和諧共贏”價值觀,踐行“地質+”理念,圍繞“透明地球”“數字地球”“美麗地球”建設,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